【電池中國網 7月9日 紹興訊】隨著新能源市場對動力電池要求的不斷提高,為滿足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穩定性的要求,三元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的技術研發重點,逐漸趨向高鎳化和單晶化,未來市場對高鎳三元材料的需求將大幅度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聯合電池中國網開展了“創新推動·縱深推進——2025新能源電池產業鏈調研”主題活動。日前,調研組一行來到浙江海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創科技”)進行實地走訪調研。
圖為調研組一行與海創科技負責人合影
調研組一行與海創科技董事長吳海軍,副總經理錢志挺,研究院副院長王寅峰,董事長助理、行政管理部總監魏夕妹,董事長助理兼投資總監劉慧勝等企業相關負責人,圍繞新能源電池產業熱點話題,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
圖為海創科技董事長吳海軍參與調研座談
據介紹,海創科技成立于2015年12月,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及三元前驅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產品囊括了多晶及單晶NCM523、NCM622、NCM811、NCA及NCM9系超高鎳等多種型號,產品應用范圍涵蓋了電動汽車、電動工具、高端數碼產品、儲能等領域。
圖為海創科技副總經理錢志挺參與調研座談
座談中,電池中國了解到,海創科技已經連續8年被行業機構評為正極材料十大領導品牌,連續8年入選紹興上虞區工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為浙江省隱形冠軍培育企業,獲得浙江省品字標認證。該公司現有研發人員近100人,占總人數的比例達40%;研發技術人員中博士占比達10%,碩士占比達35%,博士、碩士合計占比達45%。
圖為海創科技研究院副院長王寅峰參與調研座談
該公司自2016年設立研究院,先后被評為省級研發中心、專利示范企業、科技型企業、創新驅動先進企業,已獲授權發明專利81項(包含3項國際專利)、實用新型專利9項;參與制定行業標準8項,科學技術成果轉化21項;其研發的單晶材料、高鎳材料以及超高鎳材料先后被列入國家綠色制造產品、浙江省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圖為海創科技董事長助理、行政管理部總監魏夕妹參與調研座談
在正極材料方面,海創科技掌握了中鎳二次球燒結技術、大小顆粒摻混技術、單晶高電壓技術、表面包覆處理技術、氣氛燒結技術,以及無鈷材料開發技術。前驅體方面,該公司掌握了連續共沉淀結晶技術、提濃間歇合成技術、產品微觀形貌控制技術,以及離子摻雜和包覆控制/全濃度梯度技術。
圖為海創科技董事長助理兼投資總監劉慧勝參與調研座談
據介紹,目前海創科技已經擁有三元前驅體產能5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產能5萬噸/年。
在客戶開拓方面,海創科技產品目前已進入三星、LG新能源等國際客戶供應鏈;三元前驅體材料進入寧德時代供應鏈體系;在動力和儲能市場,進入廣汽巨灣、多氟多、孚能科技等動力電池企業供應鏈,并成為美國kore power供應商;該公司在小動力細分市場位居行業第一,三元正極材料進入比克電池、億緯鋰能、欣旺達供應鏈。
圖為座談交流現場
面向未來,海創科技正積極探索并布局全固態電池正極、富鋰錳基正極、硫化物正極、非鋰體系(如鎂離子、鋁離子電池)等多元化正極材料前沿技術路線,布局全球化產能,提供“材料、技術、回收”一體化服務。
同時,海創科技負責人表示,其要實現上市目標,并完成數輪增發,支持企業進步,擴大市場規模。該公司將搭建多地上市架構(如A+H+美股/歐洲),通過多市場融資支持其全球化發展與下一代技術研發,將海創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材料制造商。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助理/電池中國網市場總監吳明善,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行業研究中心主管/高級研究員杜叢叢等參與調研座談。調研組一行介紹了動力分會的職責和主要工作,以及未來的工作規劃等,就鋰電池行業質量安全、技術創新、市場應用拓展,以及海外市場布局等,與海創科技負責人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

